查看原文
其他

原来,青田结婚习俗变化这么大!看了别流泪!

2017-06-23 世界青田

那些年,我们都曾漂泊流浪

那些年,我们都曾年少轻狂

直到有那么一天

找到了一个港湾

拍了几张人生之中最美的“艳照”...


旧时青田的婚礼取决于

“媒妁之言、父母之命”

传统礼俗繁多:

有合庚、定亲、送日、担喜礼、新娘穿红衣、坐花轿、吃四个卵等;



婚宴上新人要向长辈、亲友按辈分依次敬酒,并分发喜糖、香烟;


结婚三日内,亲朋邻里、男女老少可在洞房间“闹洞房”;



婚宴和洞房间及新娘子陪嫁的被子、枕头、箱里摆放橘子、苹果、红枣、花生、桂圆等果品,蕴意“早生贵子”。

随着时间推移,青田婚俗是这样变化的...

婚照

20世纪60年代前,很少有青田人拍结婚照,即使有也只是拍一张两人合影的2寸照片用于领取结婚证。结婚照很可能是我们人生之中的第一张照片~


从80年代开始,尤其是90年代后,年轻人结婚盛行到影楼穿上漂亮的婚纱、礼服拍婚照。此外新人在婚礼当天还要穿着婚纱照礼服请摄影师到公园、广场等景区拍摄录像,此项花费至少在数千元,甚至上万元。

择日

按传统习俗,登记后一般还要择日举行婚礼。过去婚礼大多选民族传统节日,现在有些婚礼则选择春节、妇女节、劳动节、国庆节等节日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结婚。


请柬

举行婚礼前,新郎和新娘要给长辈与朋友发送印有大红“喜”字的请柬。


收到请柬后,客人要给新人准备“红包”。20世纪50年代一般红包只装2~5元,60~70年代是5~50元,80年代以后是50~200元,21世纪红包增至500~2000元以上,礼金数额越来越高,民间称此为“人情债”。


嫁妆

20世纪60~70年代,新娘一般以木箱(或皮箱)、五斗柜等木家具作嫁妆,价值不足千元。



20世纪80年代,陪嫁档次逐渐提升,有彩电、冰箱、摩托车等高档商品。

21世纪开始,嫁妆主要以大型液晶电视、电脑、空调等,主要大件一应俱全,有的新娘甚至还有房子、汽车陪嫁、总价值在十万至百万元以上。

接亲

20世纪70年代,新娘都是坐手扶拖拉机、面包车。有一种时髦叫“手推车”,有一种大款叫“拖拉机”。



桑塔纳=壕,红旗=壕的平方,还有那些只在电视里看到的车=壕S


20世纪90年代后改为坐小轿车,车的档次从“桑塔纳”到“宝马”、“奔驰”等,接亲的车辆也从开始时一二辆增至按规定的五辆。

婚礼

20世纪70年代,新郎一般穿中山装,新娘穿红色服装。


1990年后,新郎穿西装胸戴红花,新娘穿白色婚纱、胸戴红花,在自己或预订的酒店门口迎接客人,给客人分发喜糖盒“新郎烟”。

回门

结婚后三日内,新婚夫妇要带着礼物回娘家孝敬慰问(岳)父母,一般都当天返回。

月里庚

妇女生孩子,满月前亲朋都送“月里庚”。旧时,一般送肉、蛋、粉干、索面,海溪乡一带送黄酒(4~5斤)一壶、红糖一包。

20世纪后期,“月里庚”大多改送婴儿用品或金银首饰、现金。“月里满”,主人择日在家或酒店宴请回敬亲朋好友,俗称“满月酒”。


做完微信的小壮只想说

想结婚,还得穿越回上世纪啊!!!穷哭了


猜你喜欢

1.这个旅法华侨是青田侨界“十大历史名人”,他资助过的公益事业快数不过来了...

2.倪东方大师搬空了他“惜石斋”里的宝贝,这是要干啥?

3.@所有青田人,7月15日起这些银行卡将被销户!

来源:文/青田县志  图/朋友圈及网络综合     

编辑:青小壮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